格力電器2024年業績說明會:未來格力會分拆上市
2025年6月9日(星期一)以網絡文字互動方式召開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針對2024年度經營及財務具體情況與投資者進行互動交流。
請問章總:能否介紹一下公司未來的分紅政策?
董事會秘書章周虎:公司自上市以來累計股權融資52.69億元,累計現金分紅1,308.83億元(不含2024年年度分紅111.70億元),其中2012年以來累計現金分紅1,254.86億元,累計回購金額300億元,注銷股份4.14億股。公司近5年平均分紅率達63.49%,動態平均股息率為6.33%,顯著高于同行業主要公司,形成高質量經營為根基、高比例分紅為常態、動態回購為補充的價值成長和回報范式,以技術領先保障盈利穩定性,以現金流優勢支撐分紅持續性,不斷鞏固高分紅的穩定持續。 公司將結合戰略規劃與市場環境,通過穩健經營和持續技術創新,不斷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在確保正常經營和長遠發展的前提下,合理制定利潤分配方案,力爭保持穩定持續的高分紅政策,切實維護股東利益。
公司的技術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副總裁劉華:公司作為空調行業的技術引領者,通過完善的研發體系、持續的高研發投入和高質量技術轉化,在空調核心部件、新能源、智能裝備等領域形成堅實的技術護城河,鞏固全球家電行業領導地位。
完善的研發體系。公司構建以國家級科研平臺為依托的多層次、高水平研發體系,秉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機制,擁有行業領先的全球最大空調研發中心、16個研究院、152個研究所、1,411個實驗室及1個院士工作站,擁有研發人員近1.6萬名,為持續的技術突破奠定堅實基礎。 持續的研發投入。公司堅持自主創新,研發經費按需投入,不設上限,2024年研發投入總額達71.4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3.77%。 豐碩的研發成果。公司以近13萬項專利(發明專利占比55%)和48項“國際領先”技術構筑技術護城河,專利數量和質量均居行業前列。
制冷壓縮機領域:公司是全球唯一具備全品類制冷壓縮機自主研發與制造能力的企業,涵蓋離心、螺桿、活塞、渦旋、轉子等全品類制冷壓縮機;國內首家自主掌握磁懸浮軸承與壓縮機全套核心技術,壓縮機最大冷量1300RT,廣泛應用于軌道交通、數據中心、工業制冷等領域,服務全球1500多個大型工程;自主研發的雙級壓縮機、三缸雙級壓縮機可-40℃下穩定制熱,廣泛應用于東北、北美、歐洲等嚴寒地區的采暖。
空調領域:公司獨有的風不吹人技術,實現冷風不吹人,熱風暖全身,解決了行業長期存在的冷風直吹帶來的健康問題,技術已應用到家用空調與中央空調領域;公司獨有的光儲空技術,發明了能量轉換環節最少、路徑最短的多元多端換流拓撲及控制方法,光伏能源利用率提升8%,為全球碳中和提供新的技術路徑,已服務于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前景廣闊;自主研發的變頻空調AI動態運行節能關鍵技術,產品全年耗電量降低13.6%以上,實現空調運行的節能減碳;自主研發的樓宇智控系統與高效機房技術相比傳統機房可節能40%以上,在深圳地鐵三家頭部空調品牌參與的實際運行節能競技中一舉奪魁,機房能效最高7.17,2023年深圳地鐵12號線節省電費約1,456萬元。
生活電器領域:基于自平衡果蔬保鮮技術、自然對流肉類保鮮技術和肉類超凍儲存技術,推出“全域養鮮”系列冰箱,有效解決復雜存儲場景中果蔬脫水、肉類表面易風干變色、營養流失、肌紅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氧化變質等難題,實現果蔬存儲場景下恒濕控制、降低肉類汁液流失率。 公司在全球技術標準領域亦擁有重要話語權,董明珠董事長連任ISO制冷壓縮機分委會主席,主導制定了《容積式制冷壓縮機性能評價》《離心式制冷壓縮機性能評價》兩份國際標準,充分印證公司技術創新的全球高度與認可度。
請問董明珠健康家的建設進展情況如何?
“董明珠健康家”是公司基于對家電行業發展趨勢、自身渠道體系以及多元化戰略的綜合考量,推出的全新渠道戰略品牌,旨在提升消費者對格力全系列健康家電的關注度,推動格力多元化戰略的持續發展,通過場景化體驗、數據可視化、智能交互三大核心手段,向消費者展示格力在冰箱、洗衣機、凈水器等全屋家電領域的健康產品,將抽象的“健康科技”轉化為用戶可觸摸、可驗證、可傳播的價值體驗,為消費者提供全面優質的健康家居生活解決方案。
截至目前,“董明珠健康家”的建設成果顯著。2025年3月,公司已在全國范圍內啟動“董明珠健康家”門店升級計劃,首批門店覆蓋全國30個省市級平臺,升級超600家門店,其中旗艦店超300家,占比超50%,并陸續在北京、鄭州、長沙、石家莊、成都、武漢、包頭等城市已建或籌建超500平的城市旗艦店,2025年計劃完成3,000家門店改造,其他城市展示面積≥150㎡的超300家。
近百家門店開業30天實現零售總額超億元,其中超三成門店冰洗銷售額占比達到10%以上。北京首都店開業首日線上線下整體銷售額達8,560萬元,多款格力產品受到消費者追捧,其中生活電器銷售量達到5,879件,格力獨有的“風不吹人”系列產品,憑借出色的用戶體驗,北京店開業首日實現970套的銷售佳績。 2025年“五一”期間,“董明珠健康家”門店銷售表現亮眼,全國共有19家門店銷售額突破百萬大關。格力全域養鮮冰箱、熱泵洗護機以及風不吹人空調等爆款產品銷量大幅增長。 在“董明珠健康家”通過沉浸式場景體驗更能挖掘用戶通店選擇適合自己的健康產品,比如對噪音敏感的消費者會選擇超靜音的“星夢”空調。同時成套化成為消費主流,三件以上的套系產品購買比率提升明顯。
請問公司的業務結構及未來規劃是怎樣的?
董事、總裁張偉:格力電器是一家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業集團,旗下擁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消費品牌及凌達、凱邦、新元等工業品牌,產業覆蓋家用消費品和工業裝備兩大領域。 家用空調板塊,圍繞“節能、舒適、健康、智能”的理念,對家用空調進行持續的迭代升級,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暖通設備板塊,圍繞“中央空調選格力,系統節能用格力”的理念,以格力自研樓宇智控系統為中心,涵蓋離心機、螺桿機、多聯機、模塊機、單元機、精密空調、特種空調等13類系列豐富產品線,通過不斷地技術升級和創新,為不同場景、不同細分行業提供低碳、智能的解決方案;生活電器板塊,圍繞“好電器 格力造”的產品戰略,實現冰洗產品、廚房電器、熱水器、環境電器等系列產品的全覆蓋,并實施套系化布局,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生活電器解決方案;工業制品及裝備板塊,依托雄厚的技術積累和顯著的產業鏈優勢,賦能新質生產力,產品覆蓋高端裝備、精密模具、電機、壓縮機、電容、半導體器件、精密鑄造、基礎材料、工業儲能、再生資源等多個領域,為各行各業提供高效、節能、環保的工業裝備解決方案。 公司將繼續堅守實體經濟,發展自主品牌,堅持自主創新,不斷深化渠道建設,縱向深挖技術和質量護城河,橫向拓展高協同賽道,實現可持續發展。消費電器板塊,以空調業務為支柱,推動多元化發展,實現冰洗產品、廚房電器、環境電器等系列產品全覆蓋;工業制品及裝備板塊,聚焦智能裝備、工業機器人、工業制品、模具等產業,依托核心優勢,不斷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加強產業鏈縱深布局。
美國關稅政策變化對公司的影響大嗎?
總裁助理白榮耀:公司以“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為使命,不斷加強海外戰略規劃和全球市場布局,公司產品服務于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美國關稅政策變化對公司的影響有限。格力多年來積極開展全球業務,加大對中東、東歐、東南亞和南美等新興市場的開發,分散過于依賴單一市場的風險。
格力的智能裝備有何優勢,發展現狀如何?公司的機床業務有啥亮點?是否有布局人形機器人產業?
公司智能裝備業務依托格力成熟的研發體系和加工、裝配、檢測、包裝等豐富的制造業自動化應用場景資源,堅持核心部件自主化,聚焦標準制定、工藝優化及關鍵技術攻關,在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智能倉儲物流方面積極布局,產品應用于家電、新能源、汽車、3C等多個行業。 公司定位中高端數控機床研發,建立數控機床正向設計流程與精益生產體系,并掌握數控機床精密主軸、伺服電機、伺服驅動等核心功能部件的設計制造技術,成功開發高速三軸立加、四軸立加、五軸龍門、雙五軸龍門系列化數控機床,構建覆蓋多領域的機床矩陣,為中國高端裝備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可復制的范本。格力高端數控機床-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一站式解決方案,具有工序時間短、工件大且輕薄、換刀頻繁、六面加工等特點,能夠應對嚴苛的生產交付過程,深受客戶認可,目前該方案已經廣泛運用于汽車零部件行業。公司雙工位臥式加工中心CA-UHD500采用高精直驅轉臺,支持多面加工,應用于電池殼體、電機殼、轉向節、缸體、缸蓋、變速箱殼體,高精度滾柱導軌配置更適用于高精度和重切削加工;高剛性立式加工中心GA-UV1050/GA-DV750應用于重切削場景,穩定性提升20%;車銑復合GA-TMY6555集成車削與銑削功能,滿足復雜零件加工需求。 公司攻克了數控機床領域的“卡脖子”難題,自主研發的高速電主軸(轉速達2.4萬-4萬轉/分鐘,鼻端幾何精度達1微米)和多軸合一驅動器,實現加工效率最高提升37%、精度保持性行業領先的技術跨越,推動在汽車制造、模具加工、消費電子和一般工業四大領域全面落地。與鴻圖開拓精密鑄造加智能加工協同模式,通過技術協同、數據共享和產業鏈整合,加速國產五軸機床在汽車精密制造領域的落地,推動中國高端數控機床裝備市場自主化的進程。面向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加工領域,公司推出高速雙五軸龍門立式加工中心,雙工位臥式加工中心等高速直驅數控機床,服務于汽車PACK組件及零部件、汽車安全部件、底盤一體化壓鑄部件等大型零件加工領域,致力于成為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高速加工系統解決方案領導者;面向通用領域,推出高剛性三軸立式加工中心、高精度五軸立式加工中心、高速鉆攻中心等產品,服務于3C、模具、五金、塑料等不同領域。 機器人及自動化方面,公司深耕核心零部件與整機關鍵技術研究,在伺服電機、伺服驅動器、運動控制器、減速機及機器人動力學等方向取得突破,成功開發六軸機器人、SCARA機器人、焊接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等全系列產品,負載范圍覆蓋3kg至600kg,形成完整的產品譜系。針對新能源、家電、汽車及零部件、教育、化工等多行業需求,公司提供GR7、GR35、GR210、GRM180等大中小負載六軸機器人系列產品及工作站方案,以及GRS10、GRS20等大負載SCARA機器人產品及工作站方案,廣泛應用于搬運、裝配、碼垛、分揀、涂膠、打磨、焊接、切割、噴涂、包裝等多元場景。面向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3C電子、教育等重點行業,公司依托深厚行業積淀,整合多層次技術資源,融合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AI)、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平臺,為客戶量身定制具備高競爭力的行業級自動化解決方案。在船舶、鋼結構焊接細分市場,公司創新推出GRH6弧焊機器人、智能免示教焊接工作站等產品,憑借“模型+視覺”雙引擎驅動、開放式系統架構設計、多工藝兼容性三大核心優勢,助力客戶高效構建智能焊接產線并實現快速應用落地。
目前公司已開發可用在人形機器人上的關節模組等核心零部件,未來將持續關注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 智能倉儲物流方面,公司以自主研發的模塊化、平臺化的智能倉儲管理系統(G-WMS)、智能設備調度系統(G-WCS)及相關物流自動化設備為核心,為離散型制造企業提供精益化物流系統整體解決方案。公司憑借近30年深耕制造業全流程管理的深厚積累,并通過融合自動化、物聯網及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服務于機械制造、汽車零部件、食品冷鏈、電商物流等行業,助力客戶實現智慧工廠的頂層規劃與落地應用。
公司海外戰略實施進展情況如何?
總裁助理白榮耀:格力全球化發展布局是格力電器的核心戰略方向和目標,鑒于傳統歐美和新興市場增長的行業趨勢,公司努力加速推進“自主品牌出海”。經過30多年堅守和努力,格力已構建了獨特的全球化運營體系。 格力產品遠銷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外銷主營業務收入達282.02億元,同比增長13.25%,毛利率24.01%。通過自主創新、自建渠道、堅持自主品牌(OBM)及多元化布局,公司自主品牌產品收入占出口總額近70%(行業領先),彰顯了格力品牌的全球影響力。據歐睿國際數據,格力2024年全球分體式空調零售量位居全球第一。
1、自主創新:針對全球極限天氣市場和節能環保要求,格力推出超高溫制冷(68℃)和超低溫制熱(-40℃)空調,采用自主壓縮機技術,解決了中東高溫制冷及歐美市場能效與低溫制熱難以兼顧的行業難題。
2、渠道建設:公司創新采用“品牌授權+區域代理”模式,已在全球建立近500家自主品牌代理商網絡,后續繼續加大自主品牌推廣和服務網點建設。 3、未來計劃試點海外區域銷售公司,并布局智能制造基地,形成產銷研一體化國際化網點。
4、自主品牌:以GREE、TOSOT、KINGHOME三大品牌梯隊出海,自主品牌在中東地區市占率超20%以上,東歐多國,巴西、印尼、加拿大等市場占比均超20%。
5、多元化布局:海外市場已從空調擴展至冰箱、洗衣機、生活家電等,推動公司從專業空調制造商向科技型工業集團轉型。
2024年公司凈利潤增幅較大,公司盈利能力的主要驅動因素有哪些,是否可持續?
財務負責人廖建雄:公司2024年實現凈利潤321.8億元,凈利率16.9%,同比提升2.8個百分點,凈利率水平再上一個臺階,公司的盈利能力來自于核心競爭力的有力支撐,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領先的自主研發實力,公司堅持科技自主創新、不斷突破核心技術,以近13萬項專利(發明專利占比55%)和48項“國際領先”技術構筑技術護城河,不斷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 領先的質量保證模式,公司秉承“追求完美質量,創立國際品牌,打造百年企業”的質量方針,始終堅持質量為先,以追求完美質量為導向,通過持續創新提升產品品質,回饋消費者。公司從2021年在行業率先推出內銷家用空調十年免費包修政策,也是行業目前唯一一家實行十年免費包修政策的空調企業。 基于精細化管理的效率領先,公司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標準化戰略推動持續改善、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以數字化技術全面驅動公司管理的及時、精準和高效,在人均效率方面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自主掌控的獨特營銷體系,公司致力于構建自主可控、互利共贏的渠道模式,通過持續推動營銷體系的創新,形成了覆蓋全國的雙線融合銷售網絡,進一步強化了市場營銷能力和市場服務能力。同時通過終端門店的數字化升級,深化渠道扁平化變革,實現運營效率的提升,持續完善消費者的購物體驗,進一步鞏固公司的市場地位。 公司基于技術、質量、效率、營銷的領先優勢,保障了公司盈利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章總您好,請問公司芯片主要有哪些產品?已經應用哪些領域?是否有應用于空調產品,占比多少?芯片方面的技術創新是否有政府的專項補貼?產能規劃怎樣?
董事會秘書章周虎:格力自2015年開始進入芯片領域,目前一期規劃產能24萬片/年,公司會依據終端上量情況動態進行擴產建設。公司芯片研發資金來源于自有資金,主要依托格力的技術優勢并依靠自身能力。芯片工廠不僅給格力做了一個樣板,也可以為更多的半導體廠提供最整套的環境設備。 目前公司芯片產品主要有功率半導體產品以及集成電路芯片,功率半導體產品包括:IGBT、FRD、IPM、硅基功率模組、碳化硅SBD、MOS、SiC功率模組等,集成電路芯片包括通用工控、低功耗、高性能三個系列32位MCU以及AI SoC芯片。公司芯片已大規模應用在家用空調產品中,整體自研應用占比約30%,自研芯片也已應用在商用空調、智能裝備、工業機器人等自營業務中。
請問公司:家電行業多家企業大力推動鋁代銅,格力如何看待這一變化?格力目前鋁代銅研究進展情況如何?后續有何進一步計劃?
副總裁胡余生:銅是空調的核心原材料,占空調成本的20%左右,盡管同等情況下,鋁材成本約為銅材的1/10(價格為1/3,密度為1/3),但是其在熔點、熱傳導系數、電阻率、耐腐蝕等參數以及長期可靠性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 格力以產品質量作為企業生命,2021年在行業率先推出內銷家用空調十年免費包修政策,也是行業目前唯一一家十年免費包修政策的空調企業,在性能、質量和可靠性不能完全保證的情況下,公司暫時沒有鋁代銅的計劃。
公司是否會增持盾安實現協同發展?
董事會秘書章周虎:盾安環境作為全球制冷元器件行業龍頭企業,產品覆蓋制冷配件、制冷空調設備和新能源汽車熱管理核心零部件等領域。公司通過收購盾安環境,有利于進一步提升供應鏈穩定性,并通過與盾安環境的業務協同,完善公司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公司如有相關增持計劃,將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晶弘空調的定位及規劃?
銷售總監盧陸群:晶弘空調依托格力雄厚的核心技術優勢和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市場開拓穩步推進。當前,晶弘空調以高性價比優勢快速占領市場,讓更多消費者享受格力的高品質產品。下一步,晶弘品牌將通過差異化定價,與格力主品牌形成互補,滿足價格敏感型消費者的需求,補齊格力電器不同價位段產品矩陣,實現格力和晶弘雙品牌的協同發展。
當前網絡環境下,經常出現侵害公司知識產權和公司高管名譽等侵權行為,對公司聲譽帶來極大危害,請問公司在知識產權及網絡維權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董事會秘書章周虎:去年以來,針對侵害我司知識產權及網絡名譽權等侵權行為,公司堅決采取法律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針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2024年1月至2025年5月,刑事案件結案5起,有6人被判有期徒刑6個月至3年不等、罰金總計23萬元;民事案件結案399起,判賠金額總計2,131.18萬元;行政案件結案4起,處以罰款總計71,814元。 針對網絡名譽權侵權行為:2024年1月至2025年5月,已予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人共15人,分別處以罰款、拘留等;已在進行的民事侵權訴訟共4例。
冰洗及生活電器業務情況及規劃?
銷售總監盧陸群:2025年,公司加快冰洗及生活電器的產品研發和品類擴張。冰洗業務將借助格力在壓縮機領域的核心技術,進一步強化冰箱保鮮(超深冷凍和超鮮嫩凍上的技術突破)優勢,熱泵洗烘護一體機持續發力。同時圍繞“董明珠健康家”場景生態中的品類需求,近期將進行多款新產品和新品類的發布。 借助線下“董明珠健康家”場景,自建電商平臺以及內容電商平臺(如抖音、小紅書、視頻號)強化冰洗及生活電器的心智,以家裝建材市場及KA賣場體系中的冰洗場域建設提升格力在冰洗電器品類的品牌認知。
原材料價格波動是否會造成較大的成本壓力?公司有何應對措施?
財務負責人廖建雄:公司產品的主要原材料為銅材、鋁材、鋼材和塑膠粒等,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對公司的制造成本有一定影響。 公司采取多種策略相結合的方式,多措并舉降低原材料波動帶來的壓力。通過套期保值對沖風險,通過戰略儲備平滑成本;同時公司持續創新引領技術降本和產品升級迭代,整合并利用優質供應鏈資源促進規模化降本,優化升級智能制造水平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制造效率優勢和成本優勢,以持續的價值創造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波動。
格力鈦目前的發展情況怎樣了?
董事會秘書章周虎:近年來,新能源行業景氣度顯著承壓,鋰電池產能擴張與需求增速放緩的矛盾持續加劇,國內市場明顯供過于求,原材料價格波動進一步加劇行業不確定性,導致企業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行業競爭異常激烈。格力收購前,格力鈦內部治理不完善、產能利用率低以及行業內卷加劇等原因,加重企業經營負擔。 目前格力鈦業務主要涵蓋新能源商用車、專用車、儲能及電池業務,在鈦酸鋰領域具備技術優勢。格力鈦研發的鈦酸鋰電池系列產品,具有長壽命、高安全、耐寬溫、大倍率、快充放等特征,可覆蓋全儲能應用場景,被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以及工商業園區、通訊基站、電網調頻、軌道交通、船舶岸電、家庭住宅等儲能領域,尤其在高寒、高海拔等極端工況下以及對安全性要求較高的應用場景下具有獨特優勢。格力鈦新能源汽車已服務于北京多條線路,并在天津、成都、南京、洛陽、西安、武漢、長沙、青島、杭州、哈爾濱、海口、珠海等全國240多個城市運營。通過調整生產線和優化訂單結構,格力鈦已逐步提升產品交付速度和回款效率,有效改善運營效率。 格力鈦將通過精準定位、技術深耕與資源整合,增強細分市場的競爭力。一方面,優化產線布局,聚焦核心業務,加快推動產品迭代,向高毛利、高需求的儲能及特種交通賽道傾斜;另一方面,完善內控制度,防控經營風險;完善審計與監督機制,定期評估業務經營風險;完善財務制度,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優化客戶賬期,降低壞賬風險。
格力分拆上市的目前進行到哪里?
董事、總裁張偉:格力電器是多元化科技型全球工業集團,其中工業制品、高端裝備、精密模具、電子元器件、再生資源等板塊具備分拆上市的基礎,公司將根據市場情況和戰略發展需要進行綜合評估。
您好!格力電器在電機方面的技術進展如何?何時能夠進入車用電機領域?對于格力電器未來壓縮機的規劃,是自供為主還是具備對外輸出能力?
格力電器電機業務主要涵蓋家用電器交直流電機、裝備伺服電機、工業節能變頻電機以及高速磁懸浮電機等領域。公司目前是壓縮機行業全球唯一全產業鏈、全品類具備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能力的集團企業,在自主供應的同時,積極開拓外部市場,滿足行業對高品質壓縮機的需求。
請問劉總,礦井空調已在幾個煤炭集團得到應用?安裝了多少臺?在煤礦以外的礦井有過應用嗎?
副總裁劉華:深井工作溫度普遍達32—35℃,個別地點高達38—40℃,濕度接近100%,帶來的熱害問題不僅影響到礦工身體健康,同時對礦井安全生產帶來隱患。 格力自主研發的“深部礦井熱害治理新型制冷成套設備”,充分利用廢棄的乏風進行散熱,極大地節約了井下寶貴的新風資源,研制的防爆壓縮機及梯度除濕供冷技術,大幅度改善工作面作業環境,礦井內熱舒適等級達到Ⅱ級水平,也一舉改變了礦企逢夏半停工的生產狀態。 公司礦井空調已應用于平煤、陜煤、永煤、鄭煤及中煤等60余個大型煤礦降溫工程,相關技術可推廣至金屬礦開采、隧道掘進、地下洞庫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