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改電”這把鑰匙,還將開啟更大的門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11月15日一大早,央視新聞《朝聞天下》播出《吉林:空氣能熱泵供熱,減排天更藍》報道指出,空氣能等清潔能源技術,幫助居民冬季住得更加溫暖。客觀來說,新聞內容的部分表述措辭上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這并不影響相關視頻與圖片在社交媒體上的瘋狂轉發。根據i傳媒官方視頻號后臺顯示,平臺轉載該視頻后,24小時瀏覽量超過了6萬次。這像極了2016年12月28日的那個晚上,空氣源熱泵產品破天荒地出現在了《新聞聯播》中,這一晚,標志著空氣源熱泵行業被國家層面認可。
時過境遷,整個行業受益于國家清潔采暖的政策,早已經實現了自我的救贖,從原先自守的熱水市場一隅已經全面參與到國家層面的政策改造進程中來。當2017年,“煤改電”招投標市場走在巔峰之時,當時很多業內人士其實已經表現出擔憂,市場越是狂躁越應該保持理性,他們其實很多人都在考慮未來的路應該怎么走。平心而論,當時擺在他們面前選擇并不多,而且在當時風口之上的采暖市場沒有任何理由分散精力,但是“招投標”的情況其實也已經開始轉變。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思路的轉變也是勢在必行。從“煤改電”市場興起伊始,空氣源熱泵產業所面對的對手數量與質量開始劇增,這也是可以預想到的。這種競爭環境的轉變驟變是深耕熱水市場可能永遠無法實現的。空氣源熱泵煤改之路,空氣源熱泵企業的確是進行了大量的投入,有的企業甚至孤注一擲。但是可以看到大量的其他行業企業也由此獲益,但是對于他們來說,“煤改電”不算是全部,而更像是投資,當紅利出現擠壓之后,他們也可以全身而退。
在被“逼”上更高的舞臺之后,我們可以發現,熱泵企業早已經圍繞著北方非招投標地區的渠道開發,零售端推廣,公建以及私人工程采暖項目開始了工作,并且有著不俗的表現,把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盡可能避免政策市場波動,這已經成為了企業的共識。不過,熱泵企業通過這兩年在南方熱泵兩聯供市場的開拓過程中的艱難很清楚的認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中的絕大多數目前的優勢還是在北方市場,對于南方市場的控制受制于家用熱水市場的走弱變得仿佛觸不可及,品牌以及產品品類很難在成熟的南方市場扎根。
“什么賺錢就做什么”,這種淺顯的商業邏輯是正確的,對于企業來說生存是放在首位的,不要再去苛刻部分熱泵企業眼光不夠長遠。但是,“偏科”,這就是專業型空氣源熱泵企業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可以說這也是熱泵企業在遭遇“煤改電”之后的通病。北方采暖市場依然有很大潛力,但是究竟有多大,又會遇到怎樣的競爭環境,這一切都是未知。眼前是可以安然度過的,但是未來就顯得模糊不清。
空氣源熱泵行業需要北方采暖市場,也需要通過在北方采暖市場完整積累之后向著更加全面的方向發展。從南到北,還將從北到南,熱泵企業必然擴充到更全產品線的立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