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利空調:博物,致知
暖通家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博物館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陳列和展示,其所蘊含的文化和理念,更在通過這樣一所建筑,不斷地向行業和社會乃至人類傳遞。顯然,開利空調選在“國際博物館日”當天,舉辦“開利·空調博物館”開幕儀式,除了紀念意義外,也希望能夠激起行業和社會對空調文化的宣傳和推廣。同時,在不斷更迭的時代發展浪潮中,開利空調顯然是希望能夠通過空調博物館的開幕,時刻銘記著過去走過的一點一滴以及取得成績的不易,更是敦促自身在走過一個世紀的發展歷程后,依然要在未來傳承和探索的進程中朝著更加成熟的方向前進。

讓品牌精神傳遞
“不忘初心”,開利暖通空調北亞區董事總經理余敏義用這四個字,概括著開利空調建設“空調博物館”的目的和意義。“眾所周知,開利博士是現代空調系統的創始人,他在1902年發明的全世界第一套空調系統革命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我們也希望通過空調博物館的建立,對開利博士的精神進行延伸和傳遞,希望能夠在未來成為當地工業文化的新地標,更希望能夠幫助行業和公眾了解空調發展的變遷歷史,展示高效節能、可持續的空調系統解決方案,以及展望未來暖通空調產品的革新和迭代。”余敏義表示。

深耕于中國市場的開利空調,顯然絕不僅僅強化品牌方面的建設,站在全新的時代窗口之下,開利空調也希望能夠通過對于中國市場的深入布局,搶占未來發展的先機,也同樣能夠將這份對于空調事業的執著持續。余敏義表示:“在開利公司的全球戰略中,中國市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戰略市場。在過去的時間里,我們持續加大對于中國市場的投資力度,包括6000冷噸冷水機組測試臺的建設,包括我們對于人才的引進,以及對于更匹配中國市場的解決方案的開發等等,為我們的客戶和行業提供更多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
開利暖通空調北亞區策略項目總監丁睿也表示:“實際上,包括今天成立的開利·空調博物館在內的整個體驗中心,都是我們對于這一市場的投入體現。我們全方位地呈現了我們的產品系列,從主機到末端到輕商的產品,以及我們的控制和服務等等,我們希望能夠幫助行業和市場全面地了解空調系統、了解開利空調,這樣做的目的,也是基于我們對于中國市場的信心。”
再延創新生命力

開利暖通空調北亞區董事 總經理 余敏義
本次開幕儀式現場,寶山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主任胡文原、寶山區商務委副主任饒宇循、寶山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許志康、開利暖通空調北亞區董事總經理余敏義、上海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偉、美國駐滬商務處商務領事Jeffery Dutton、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分會副理事長&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工壽煒煒、上海制冷學會辦公室主任賈晶、上海暖通空調行業協會秘書長&教授級高工邵乃宇等領導紛紛出席活動現場,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據介紹,在這個總面積逾4000平方米的空間里,開利全方位展示了商用、輕商及家用設備、服務、樓宇自控等解決方案,展示著開利一以貫之的創新思路。
“創新是開利空調發展的DNA,無論是開利博士發明第一臺現代空調系統,還是持續到現在這一個多世紀不斷地產品推陳出新,開利空調的發展始終離不開創新兩個字。從具體數字上就可以看出,比如開利集團連續6年發布了100多款新品,比如開利集團在全球共有8000項有效及正在申請中的專利,再比如近兩年開利集團800多億美元的研發投入等等。當然,在中國市場,開利空調更是在2005年在上海開始建設全球第15個研發中心,并發展至今已有400余名工程師,針對不同的課題,與全球的工程師共同探討研究。更不要提我們在一些基礎生產車間、實驗室等方面的建設投入作為基礎的保障。我們希望能及時接觸到市場的需求和問題,并提供適應性的解決方案,不斷改善客戶的使用體驗。”開利暖通空調北亞區市場總監趙禮嘉表示。
當然,在智能制造的發展升級上,開利空調同樣做足了準備。“開利空調致力于從上游端到消費終端進行深入了解,并進行相關產能、庫存、生產等方面工作的部署。我們希望能夠將整個流程盡量做到數字化進行管理,更是引入了一系列先進系統和技術,對整個生產流程進行監測,并能夠記錄下生產過程中的異常等等。通過數據的綜合分析,最終為未來的生產和制造進行決策。”開利新工廠末端制造總監李曉峰表示。

2021年對于中國暖通空調行業無疑是全新發展的一年。無論是在疫情的影響下,消費市場對于大健康的意識升級,還是“十四五”全新的時代背景下,包括商業地產、工業、數據中心、電子產業等細分的需求迸發,再加上“碳達峰”“碳中和”方針對于低碳節能的全新要求,更具有時代特征的市場環境,也在給企業的發展提出更多的要求。作為深入布局其中的開利空調,也在積極解構著市場當下的全新訴求,更是通過產品的創新和技術的研發升級,積極抓取著全新的市場機遇。
“中國市場的機遇有目共睹,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對于市場的深入布局,把握發展的機遇,同時也能夠秉承著對于推動中國不斷成長與發展的責任感,將更有效、健康、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和服務推向市場,這也是我們未來重要的發展目標。”余敏義如是說。